當前位置:首頁 >> 政府信息公開 >> 信息公開目錄 >> 重點工作

上半年全市農業農村工作總結

時間:2022-08-15 10:10      瀏覽次數:       來源: 無錫市農業農村局      字號:[ ]

信息索引號 014007684/2022-00105 發文日期 2022-08-15 公開日期 2022-08-15
文件編號 公開時限 長期公開
發布機構 無錫市農業農村局 公開形式 網站、文件、政府公報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公開范圍 面向社會
有效期 長期 公開程序 部門編制,經辦公室審核后公開
主題 農業、林業、水利--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 體裁 其他
關鍵詞 農村,農民,農民負擔 文件下載
內容概述 2022年上半年全市農業農村工作總結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認真貫徹上級部署要求,以“五園五區六帶”為重點,大力推進“三園一區一居”建設,扎實推進農業農村各項重點工作,全市農業農村發展形勢持續向好。上半年,我市農業農村3項工作獲得省政府督察激勵,承擔省高質量績效評價考核的6項指標中,農業勞動生產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貧困發生率3項指標在蘇南4市中居于第1位,糧食產量穩定度、城鄉居民收入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異系數3項指標在蘇南4市中居于第2位?,F將上半年“三農”工作進展情況通報如下。

  堅決扛起重任,把好生產保供“穩”的要求

  穩步推進高標準農田規劃建設,下達年度目標任務7.75萬畝、較去年增長1倍多,已啟動建設7.51萬畝,其中4.51萬畝已完成建設。宜興市獲省政府“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完成質量高、投入力度大、建后管護效果好”激勵。全市小麥“應收盡收”、水稻“應種盡種”,今年夏糧種植面積達到59.99萬畝、同比增長10.48%,秋糧播種面積達到70.93萬畝、同比增長7.83%,預計全年糧食面積達到130.92萬畝、增幅達到9.03%。持續鞏固“菜籃子”生產供給,全市蔬菜在田面積達到12.33萬畝,疫情期間累計搶種蔬菜1.5萬畝,利用“錫菜通”平臺累計促成交易近50噸。生豬產能穩中有增,全市現有規模豬場27家,地產和域外協議能繁母豬存欄合計2.33萬頭,完成進度達超90%。水產種業取得新突破,青蝦新品種“太湖3號”成功通過農業農村部新品種審定公示。

  二、堅持提質增效,找準產業發展“進”的節奏

  上半年全市農業總產值達到87.8億元,農業增加值達到55億元,增速由一季度的-5.6%提升至3.2%,農業勞動生產率達到37105元/人、居全省首位。農業產業布局逐步優化,出臺現代農業專項規劃編制實施方案和有關指引,啟動現代農業專項規劃編制工作。“三園”工程大力推進,制訂區級科技園、鎮級產業園、村級特色園的建設標準、評價體系、認定辦法等,明確15個鎮級農業產業園、150個村級農業特色園的年度建設任務。重大項目強勢推進,全年計劃開工建設農業農村重大項目135個,計劃總投資159.04億元,建設數量、質量、規模較去年均有顯著提升,目前已開工建設項目123個,已完成投資44.52億元。特色主導產業再獲佳績,參加第六屆“江蘇好大米”評鑒的10個稻米品牌全部獲獎,22個楊梅樣品在第四屆省優質楊梅品鑒活動中獲金獎、銀獎。三產融合步伐持續加快,全市3個村莊入選省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1條春季踏青賞花品茶線路獲農業農村部推薦,江陰市顧山鎮獲批創建國家農業產業強鎮??萍佳b備支撐不斷加強,省農科院無錫分院建設工作加快推進,啟動市級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建設,積極探索數字鄉村治理先行點建設路徑,完成智慧農業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智慧農機監管平臺建設,全市特色農業機械化率達到64.5%。綠色發展水平穩步提升,綠色優質農產品比重達到64.45%,宜興市入選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整建制推進縣,并成功申報中央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

  三、追求生態宜居,突出鄉村建設“美”的導向

  研究制定下發無錫市鄉村規劃深化工作操作指南,進一步完善鎮村布局規劃和實用性村莊規劃,完成155個村莊規劃編制深化工作。“美麗農居”建設再加速,6個“美麗農居”先行示范點全部完成提升改造方案設計并啟動建設工作,建立宅基地用地建房聯審聯辦制度,上半年審批宅基地286宗、面積達到56.22畝,累計審批宅基地1166宗、面積達到227.4畝。城鄉融合發展再深入,出臺無錫市基本公共服務實施標準,新改建農村公路14.45公里、供水管網14.7公里、天然氣接管3741戶,36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檔升級硬件建設,農村標準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建成率達到65.8%。人居環境整治再提升,嚴格落實“紅黑榜”通報制度,開展第三方暗訪2次、測評自然村3693個,實現全市行政村兩輪全覆蓋,長效管護合格村比例保持在95%以上。無錫獲省政府“促進鄉村振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激勵,“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程項目”連續兩年獲得全市“民心工程獎”金獎。

  四、聚焦富民強村,激發集體經濟“強”的動能

  上半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391元、絕對值居全省第2位,同比增長5.5%、居蘇南第1位,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進一步縮小至1.76。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按照“一村一策”思路探索發展路徑,研究制訂促進農民共同富裕實施意見,率先在省內出臺集體資產流轉交易預核和管理的辦法意見,進一步規范流轉交易行為,為農民守好集體“錢袋子”。扎實開展相對薄弱村幫扶行動,強化“一村一產業項目”資金扶持,項目總投資達到3.4億元,預計收益2900余萬元、惠及行政村71個。錫山區獲省政府“開展富民強村幫促行動接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成效明顯”激勵。穩慎推進農村承包地改革,上半年全市承包地流轉面積達到87.5萬畝,流轉率達到82.4%,其中通過省級信息服務平臺流轉交易面積達3.9萬畝,成交總金額達到1.1億元。鼓勵社會各界人才入鄉創業,切實增強農民能力素質,線上創新開展“錫農云課堂”,線下培育高素質農民達到578人次,扶持自主創業農民達3200余人,成功舉辦“創響無錫”全民創業大賽鄉村振興專項賽。持續健全民生保障機制,制訂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實施方案,開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集體補助試點工作,織密織牢農村民生保障“兜底網”。

  五、強化支持保障,構建體制機制“全”的格局

  壯大農村人才隊伍,研究制訂鄉村人才振興實施意見,圓滿舉辦2022年第一期“鄉村振興大學堂”培訓班,“五有五強”型村黨組織書記比例達到85.5%,每個行政村動態保持2名35歲以下年輕干部。加大財政和金融支農力度,出臺支持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政策意見,各涉農市(縣)區農業農村部門年度專項資金預算總額達到12.9億元、同比增長63.38%,上半年普惠性涉農貸款余額達到31.26億元,較年初增長15.18%。狠抓考核激勵工作,健全完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考核督查體系,首次將4個省級以上現代農業園區納入市開發區踐行新發展理念創新創優考核。

  下一階段,將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抓好考核督查工作,今年涉農考核體系多、指標雜、權重高、評估難,要強化橫向聯系和縱向溝通,弄懂弄通計分規則,準確把握提分關鍵,齊心協力推動各項涉農指標有提升、排前列。二是抓好專項規劃編制,統籌處理好“三區三線”關系,確保年內全面完成各級現代農業專項規劃編制并納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把各項建設任務真正落實到規劃中、圖紙上。三是抓好“三園”建設推進,按照各級園區的認定標準、建設要求、管理辦法等,扎實推進“區級科技園、鎮級產業園、村級特色園”建設,加快提升農業園區化水平,為農業現代化發展健全載體平臺。四是抓好鄉村建設工作,全面推進“三美一高”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選樹首批50個左右“無錫市最美村莊”,全面推進158個規劃發展村的“美麗農居”建設工作。五是抓好富民增收工作,加快制訂“一村一策”發展方案,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穩健發展,讓農民更多分享增值收益。

本篇文章共有1頁 當前為第 1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