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一季度全市農業農村重點工作進展
時間:2021-05-31 15:50 瀏覽次數: 來源: 無錫市農業農村局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索引號 | 014007684/2021-00064 | 發文日期 | 2021-05-31 | 公開日期 | 2021-05-31 |
文件編號 | 公開時限 | 長期公開 | |||
發布機構 | 無錫市農業農村局 | 公開形式 | 網站、文件、政府公報 |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公開范圍 | 面向社會 | ||
有效期 | 長期 | 公開程序 | 部門編制,經辦公室審核后公開 | ||
主題 | 農業、林業、水利--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 | 體裁 | 其他 | ||
關鍵詞 | 農村,農民,農民負擔 | 文件下載 | |||
內容概述 | 2021年一季度全市農業農村重點工作進展 |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以農業農村現代化示范建設為主線,以“五園五區六帶”建設為重點,扎實開展“三農”各項工作,全省高質量發展績效評價、全省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全市農業農村重點工作、全市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四個層面共112項任務順利推進,全市農業農村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形勢持續向好。一季度全市農業總產值達到38.6億元,同比增長8.0%;農業增加值達到22.7億元,同比增長6.9%;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888元,同比增長16.7%,比城市居民高出3.2個百分點。
?。ㄒ唬┘Z食和重要農產品“保供穩”。堅決守住耕地紅線,持續推進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全面開啟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下達年度建設任務3.3萬畝,較去年增長10%。糧食產能不斷提升,全市57萬畝在田小麥長勢良好,穗數、穗型均好于上年,小麥赤霉病防控有力有效,夏糧有望豐產豐收。“菜籃子”供給持續鞏固,一季度全市建設蔬菜保供基地17個,蔬菜播種面積14.25萬畝,同比增加2.4%。生豬產能快速恢復,新改擴建的11個豬場中有8個已建成投產,一季度生豬存欄6.2286萬頭,同比增加175.2%,占全年地產存欄目標任務的48.28%。長江流域禁捕工作扎實有力,成功查處全省首起涉漁行政執法委托案件。
?。ǘ┺r業產業發展“勢頭足”。農村產業發展再獲佳績,錫山區東港鎮獲批創建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江陰市榮獲國家級綠色防控示范縣,錫山區獲批創建江蘇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市、區)。特色主導產業發展態勢喜人,11個稻米品牌榮獲第五屆“江蘇好大米”特等獎、金獎等榮譽,金獎數量居全省第一,惠山區萬壽河蔬菜專業合作社榮獲“2021年江蘇省優質黃瓜好品牌”金獎。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步伐持續加快,宜興市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成功上榜第三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名單,成功舉辦2021“蘇韻鄉情”鄉村休閑旅游農業(無錫)專場推介活動。
?。ㄈ┲黧w載體建設“動能強”。加快提升農業園區建設發展水平,惠山區現代農業產業園成功入選2021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全市啟動建設“百企建百園”項目32個,農業園區化比重達到57%。不斷發揮重大項目的引領帶動作用,全市集中開工農業農村重大項目45個,計劃總投資167.9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13.77億元。加強新型經營主體培育,惠山區與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成功簽訂家庭農場建設提升設計大賽合作協議,全市新增納入省級監測平臺管理的示范家庭農場128家、市級家庭農場35家,摸排儲備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0余家。
?。ㄋ模?ldquo;五園五區六帶”建設“開局好”。瞄準農業農村現代化示范建設和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走在全省全國前列目標,全面開啟“五園五區六帶”建設,規劃總面積達到1200平方公里,涵蓋全市67%的農業發展空間和70%的規劃發展村莊。制定建設實施意見,出臺規劃編制指南,組織專家團隊赴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和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開展對接交流活動,推動美術元素、藝術元素、審美韻味、文化品味應用和體現到“五園五區六帶”規劃建設和整體鄉村建設中,組織各地扎實開展詳細規劃編制工作。著力提升“五園五區六帶”規劃設計水平,開展新一輪農業農村現代化先導鎮培育建設工作,審核確定12個具有較好發展基礎、資源稟賦和特色潛力的鎮(涉農街道)作為培育建設對象。
?。ㄎ澹┺r村人居環境“面貌美”??v深推進“一推三治五化”專項行動,出臺2021年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要點,制定交通沿線等重要節點區域村莊環境整治優化提升實施方案,計劃年內完成100個重要節點村莊打造提升工作,召開“最干凈鄉村”共建行動推進會,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督查系統成功上線,完成2021年第一次第三方暗訪測評工作并下發“紅黑榜”。錫山區獲評2020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2020年江蘇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激勵縣。深入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全市新申報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創建單位7個,啟動市級特色田園鄉村建設項目25個。
?。┘w經濟發展“舉措實”。全面實施集體經濟“千萬計劃”,以“2022年全市村均集體年收入達到1000萬元”為主要目標,研究起草“千萬”計劃實施意見,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質量、水平和能力不斷提升。開展新一輪經濟相對薄弱村幫扶行動,制定出臺《關于開展新一輪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五增行動”的實施意見》,鞏固拓展相對薄弱村脫困轉化成果。持續提升“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實施水平,組織開展村企聯建示范項目現場觀摩活動,全市選樹首批村企合作典型案例3個,村企聯建覆蓋率達到84%。
?。ㄆ撸?ldquo;三農”支持機制“方式新”。加大金融投農支農力度,率先簽訂蘇南地區首個生豬期貨保險,率先兌現全省首單生豬期貨價格保險賠款;市鄉村發展振興投資基金新增簽約合作子基金1個,總規模達到10億元;一季度“惠農貸”發放貸款18筆共745萬元,季末余額7554.8萬元,同比增長33.36%。強化農業農村發展用地保障,全市鄉村振興新增建設用地計劃配給率達到5%,完成房地一體農村不動產登記發證15.72萬宗,登記發證率達到41.86%。強化農村人才隊伍建設,成功舉辦2021年首期“鄉村振興大學堂”暨新任村書記(主任)培訓班,全市“五有五強”型村書記比例達到81.7%,江陰市雪峰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程雪峰榮獲全國農機使用一線“土專家”稱號。強化農業農村規劃編制,高質量做好全市“十四五”農業農村規劃編制工作,優化完善農業農村現代化試點方案。
本篇文章共有1頁 當前為第 1 頁
關閉窗口